欢迎来到 广东省现代健康产业研究院、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!

联系我们

C

广东省现代健康产业研究院、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

电 话:19576822894

邮 箱:djkpt@139.com

地 址: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北62号中辉大厦B栋三楼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南方日报〡张咏:战疫新动能〡疫情后关注大健康产业三大趋势(下)

2021-07-16

(接上)

■创新案例

“肺炎1号方”让中药配方颗粒“出圈”

2月1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,来自广东中医制定的“肺炎1号方”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“点赞”。而生产者正是中药配方颗粒龙头企业——广东一方制药。

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谭行华在温病学说指导下,制定了包含金银花、连翘等16味药在内的“肺炎1号方”。临床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新冠肺炎轻症病例,经1周观察,实验组所有患者体温恢复正常,50%咳嗽症状消失,52.4%咽痛症状消失,69.6%乏力症状消失,无一例患者转重症,对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,疗效明显。

“肺炎1号方”很快走通了应急审批渠道。2月1日,被列入广东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科技攻关应急专项。2月3日纳入院内制剂应急审批并准予附条件备案,定名“透解祛瘟颗粒”。2月8日,省药监局、省卫生健康委、省中医药局联合发文,明确在疫情期间,允许全省定点收治医院根据临床需要直接调剂使用。从立项到启动量产,用时不到一周。而这背后,有一方制药和中药配方颗粒的功劳。“市八医院有我们的智能调配系统,可以快速实现中药处方调配。”一方制药副总经理魏梅介绍,中药配方颗粒方便快捷,质量稳定,对于临床观察疗效来说相当重要,不会受到传统中药饮片不同批次质量不均的影响,临床要加减配方也很方便。截至2月17日17时,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运用“肺炎1号方”治疗确诊病人121例,总有效率达到94.21%。

业内人士指出,中药配方颗粒诞生之初即存在不少争议,大众甚至不少中医对于其药效如何、标准制定等也有疑问。而此次经过“肺炎1号方”的配制和临床观察,对于中药配方颗粒未来市场发展是一大利好。

公开资料显示,2018年中药饮片市场规模约2200亿元,中药配方颗粒占中药饮片占比约8.4%,2018年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规模约185亿元。而国内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此前仅有6家国家试点企业,中国中药独占天江药业和一方制药两家,近年来所占市场份额已经近50%。

2019年,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《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》,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部署要求,截至2019年5月底,受理了14家生产企业和1家研究机构提交的301个品种的研究资料共计437份。通过组织12次专家审评会审评,其中的160个品种形成了试点统一标准的拟公示标准。

精准核酸检测研发破题“假阴性”

2月19日晚上7点,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、首席科学家朱托夫教授走出实验室,基于该公司“微量精准核酸检测”专利技术所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被媒体报道后,越来越多机构向他发出需求。海力特也刚刚向湖北武汉抗疫一线的广东医疗队、北京协和医院等捐赠数千份试剂盒,“我们的产品不仅可以定性标本有没有病毒,而且可以定量标本里的病毒量,尤其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特别具备参考价值。”朱托夫介绍。

公开资料显示,海力特创立于2010年,是以功能性治愈为导向的微量精准检测技术产业化公司。朱托夫教授从事病毒诊断30多年,是“微量精准核酸检测”专利的发明者,已经产业化8个艾滋病和乙型肝炎产品,均获得“十三五”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,成功研发的多个核酸检测试剂盒已在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北京协和医院、美国哈佛大学等100多个中美两地的医疗机构中临床应用。

“‘假阴性’问题在艾滋病等领域也一直存在,相关科研论文也显示,这跟咽拭子采集位置不合适、病毒样本量不够、标本运输等相关。”朱托夫指出,要解决“假阴性”问题,第一是咽拭子采集要更加规范,第二是增加样本采集部位进行交叉验证,如血液、尿液、肛拭子等,第三是核酸试剂本身提高敏感度。海力特公司一直聚焦于重大传染病领域,在早期艾滋病检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。“以艾滋病早期检测为例,我们的产品比同类试剂敏感5倍以上。通过专利技术,我们的新冠病毒试剂产品灵敏度更高,也能更加早期检测出新冠肺炎患者。”

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体外诊断研发企业来说,是很好的机遇。海力特在投入研发方面可谓不计成本。

虽然国家目前已经应急审批多家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,但朱托夫认为,行业仍有机会。一方面,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上,可以定性且定量的检测产品,有助于临床预判疾病进展;另一方面,随着大规模复工的到来,对员工开展筛查检测也成为刚需,将有较大的市场增量。“当务之急是拿下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,也希望公司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加入抗击疫情的战场。国家出台的相关资金支持政策能尽快到位。”

●专家对话

广东省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、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理事长张咏


“免疫力”保健品需提防同质化
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流行期间,“免疫力”话题火热。广东省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、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理事长张咏指出,后疫情时代营销保健品可能再次迎来“井喷”式快速增长态势。但行业在乐观之余,需提防一拥而上的“同质化”竞争。

张咏认为,新冠肺炎疫情首先会提升大众对于健康的认知,这也意味着更多人会关注健康消费。近年来这一趋势渐趋明显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7年上半年,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718元,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.1%;2019年上半年,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941元,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.1%。丁香医生发布的《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》显示,九成公众购买过健康产品,包括线上问诊、按摩器、净水器、空气净化器、营养补充剂、健身产品等健康消费近年来增长迅速。

新冠肺炎疫情中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重症率偏高话题也吸引大众关注。张咏指出,我国是慢性病大国,有心血管病患者2.9亿人、糖尿病患者1.14亿人,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。同时,慢性病患者年轻化趋势显现,与2013年数据相比,2017年一线城市白领中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下降了约0.8岁。经过此次抗疫,预计健康消费市场会更加受到重视。

而对于保健品市场来说,2019年严管高压,整个行业可以说是去芜存菁,存活下来的保健品企业都具备相当实力。“调节免疫力是保健品的主要功能之一,行业内普遍认为,疫情之后市场将迎来爆发。”张咏指出,据他观察,2003年“非典”之后,在2003年下半年和之后两年,保健品也曾迎来一波发展高峰。

相关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营养保健市场总额超过万亿元,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健康食品市场。“调节免疫力产品是保健品行业的基础产品,市场有一定存量,预计疫情之后会有一波‘去存量’,但购买力增量和心理增量两部分叠加影响下,目前市场还不能满足需求,企业应该开展针对性研发,抓住这个机遇。同时要注意‘科学增量’,避免盲目同质化造成产品过剩。”

张咏也提醒,疫情之后公众可能会有一波“报复性消费”,对于保健品的消费,还是应该认清产品批文、生产信息,避免被宣传误导。

【记者】严慧芳 欧旭江


分享